台南推廣農村再生 六社區當標竿
2011-05-24 中國時報 【曹婷婷/台南報導】
▲台南農村型態社區居多,透過農村再生條例經費補助,各農村爭取大力行銷農特產契機,台南市長賴清德(中)樂扮演代言人。(曹婷婷攝)
為促進更多青年返鄉,台南市今年選定龜丹、礁坑、天埔共六個社區做為農村再生條例標竿,市長賴清德昨邀集楠西區長江欣穎、左鎮區長呂順令、玉井區長胡火龍等人舉辦座談會,期協助解決困境,吸引青年定居台南。
台南市政府農村再生計畫審查小組四月十四日透過第一次大會審查,修正通過玉井區天埔社區、楠西區龜丹社區、新化區礁坑社區、七股區龍山社區、白河區竹門社區、龍崎區龍興社區六個社區提出的農村再生計畫符合資格。
天埔社區理事長林清蘭與礁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清隆表示,目前社區推廣的產品皆有一定水準,前者推廣絲瓜絡產品,後者主推橄欖製造的醋、酒、蜜餞等,各具特色,但欠缺行銷通路,盼市府協助社區農特產品建立認證制度,同時大力行銷,提高農民收益。
賴清德強調,大台南農村困境和全國農村相似,都是人口外流缺乏就業機會的問題,他建議,各區須將季節活動結合觀光行銷,先將人潮商機帶入社區、衍生就業機會,才有吸引年輕人返鄉的誘因。
賴清德允諾,樂意擔任社區產業的代言人,他也推崇礁坑的橄欖口感很美味,不苦澀,強調只要社區致力發展在地特色產業,就可以找到商機,年輕人便能看見未來就業的希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